不过冷锋可不会让自己的士兵放着现成的优势不用,而是直接和敌人近身肉搏。
这五万名预备役虽然没有摸过真正的枪支,但是他们平时的训练之中,就有这方面的科目。
只不过是在模拟枪支等热武器的使用场景,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训练,这些士兵们并不知道。
这些都是可以直接投入战斗的兵力,除了这些真正的士兵之外,冷家还有一支明面上的护卫队。
这支护卫队的人数反而是最少的,只有不到三万来人。
这些就是冷锋当初在收容流民的时候,朝廷给出的私人武装名额。这些人都是冷锋做给朝廷看的表面文章,而且也是冷锋用来挑选战斗人员有基本盘。
冷锋麾下的军队,都是通过层层筛选出来的。
先是筛选出身世清白的人加入洪山庄护卫队,然后再从中选出在思想和身体素质方面都过关的人加入预备役。
在预备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就可以加入正规军队,也就是王牌队伍。
而特战队员们,除了一开始的那些人是冷锋直接训练的,还有从丐帮的优秀弟子当中挑选的之外,其他的都得是这样一层层选拔出来的。
正是有了这种层层递选的机制,洪山庄的军队才能够一直保持着这种无与伦比的活力。
以洪山庄的地理优势,冷锋手中所掌握的这些兵力,已经足以对抗五十万人规模的大军进攻。
当然,这五十万大军可不是像不久之前蒙古人围剿义军的那种拼盘式军队,必然是纯粹的精锐部队。
冷锋之所以不想在这个时候和朝廷翻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一旦和朝廷对上了,那么朝廷肯定会派大军来对付他。
以朝廷现在的兵力,派个十万二十万的军队,根本动摇不了冷锋的势力。如果军队的规模再多的话,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和蒙古人的防线。
这种内部打消耗战是最不明智的,这样会让蒙古人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冷锋不想和朝廷翻脸,也并不意味着他要做个好人,将自家的产业拱手让给朝廷。
兴帝和杨家打的是什么算盘,冷锋虽然不清杨宏泰和兴帝二人的谈话内容是什么,但是却知道他们肯定是达成了一致的协议。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和杨显耀这些人打太极。
时间,冷锋现在所要争取的就是时间。以他的情报能力,已经知道了北方蒙古人和义军之间所生的那些事。
义军趁着蒙古人调动军队的空隙,偷袭了他们的大后方,从而得到了充足的粮草资源。
当蒙古人反应过来之后,又动了对义军的报复行动。
虽然蒙古人没能找到义军的主力朝行决战,但是也给义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毕竟义军赖以生存的土壤被破坏掉了,他们要想再在那里继续待下去,先要做的就是恢复当地的生态。
而这个生态,不仅仅指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人居环境。
经过了蒙古人的这一次烧杀抢掠,义军所在地区的民间遭受了一次重创。这就是民族的可恶之处,他们可不会在乎老百姓的死活,甚至为了打击敌人,他们还会利用老百姓的生死来要挟对方。
往往在异族大军所过之处,民间几乎都是十室九空。
义军与蒙古人之间的仇恨本来还没有那么深,毕竟义军的存在主要针对的是金人。
但是经此一役之后,义军和蒙古人算是彻底结下了血海深仇。
现在的义军早已经不是一开始的义军了,第一代的义军大部分都是岳帅麾下的人马。
当初岳帅遇害之后,其麾下的一些将军带着士兵来到了北方,那个时候的义军人数虽然没有现在多,但是他们却是空前的团结。硬生生的在北方杀出一片天地,更是金兵的数次围剿之下存活了下来。
现在的义军在人数上是当初的好几倍,不过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居民。
他们的战斗力比起当初的义军是要弱了一些,但是由于他们又都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所以在利用地形方面,又要出原来的义军。
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才能够在蒙古大军的围剿之中,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
蒙古人虽然撤军了,但是却给义军留下了一地的狼藉。
而且这些蒙古军队撤下来之后,并没有回到他们原先的驻地,而是向着南方行军。
对于蒙古人来说,他们在灭掉金人之后,从来没有停止过调集军队。虽然有的时候,他们调集军队并不是为了作战,也许是为保持他们的传统,但是其南下的意图一直没有停止过。
就算是和南方朝廷签定了停战协议,但是这种协议对于蒙古人来说,根本没有多少约束力,只不过是用来迷惑南方朝廷的手段罢了。
相较于之前的金人,蒙古人在契约精神方面,几乎就等同于零。只不过是南方朝廷没有和蒙古人在这方面打过交道,并不知道蒙古人信奉的只是强权。
作为从世穿越而来的人,冷锋自然是清楚这个时代的那些异族,与他们讲信用,无异于与虎谋皮。
蒙古人南下是迟早的事,根据冷锋的推测,蒙古人最迟应该在秋收以后就会再次南下。
以前蒙古人还在北方草原上的时候,每到大雪封山之前,他们都会外出劫掠一番。
这是他们的传统,就算是已经占据了整个北方地区,他们也还会这么做。
毕竟就算是他们占据了北方地区,但是由于长年战乱的影响,再加上蒙古人和金人的决战,更是使得这种影响扩大的数倍。
而且蒙古人在战争之中不加收敛,对于平民百姓不是烧杀就是抢掠,哪怕就是拥有广袤的土地,现在是也是长满了荒草无人耕种。
等到秋收的季节,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收成。
再加上这次义军的偷袭,已经让蒙古人的物资出现了大量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