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要举行弭兵性质的会盟?那不等于是公开求和嘛。
“应该是君上派人去‘郢’宣战,引的结果。”楼令猜测道。
连续几次惨败又被疫情肆虐的楚国,能够想象到他们现在有多么虚弱。
晋国要再次南下,只要是两个军团以上的兵力规模,楚国应不应战都扛不住。
明确知道现阶段打不过晋国的楚国,他们能够怎么样,只能是寻求和平了。
“已经有过一次‘弭兵会盟’了。相隔不到三年的时间,先后爆了‘桐丘之战’与‘鄢陵之战’两次战役。”郤至的意思是,楚国在玩缓兵之计。
这一点楼令当然看得出来。
第一次“弭兵会盟”是因为晋国陷入衰弱期,丢失了天下霸主的宝座,谋求保住中原霸主的宝座,主动向楚国提议平起平坐。
所以了,第一次“弭兵会盟”的条款就是,晋国与楚国共同成为天下列国的盟主,对双方的小弟都有权收取进贡和进行监督。
刚才郤至说过了,在第一次“弭兵会盟”之后得三年内,晋国主动挑起了新的战争,连续两次击败楚国,直接让楚国不再与晋国平起平坐。
因为第一次“弭兵会盟”是那种性质,处在虚弱状态的楚国自然没有心理负担,愿意再次举行“弭兵会盟”的方式,用来麻痹晋国君臣。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楚国在学晋国的做法,并不觉得有什么丢人。
这样一来,晋国要是答应跟楚国展开“弭兵会盟”的话,楚国学晋国事后翻脸,不止心里不会产生丝毫的负担,也算是报了之前被晋国欺骗的仇。
有那么一个问题。
“楚国怎么觉得我们会同意展开‘弭兵会盟’呢?”楼令觉得有那么点不可思议。
郤至很直接地说道:“因为我们每一次没有了外部的敌人,内部总是会生乱。”
“另外,我们跟楚国交战,每一次也有损失。你也知道,目下我们出动一个‘师’都勉强,何况是其他家族。”郤至补充了一句。
其他家族怎么样,楼令只是多少有一些概念。
现下的楼氏,兵源方面没有问题,只是集结私军会在后勤供应上出现困难。
无法保障后勤供应,本身就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意味着家族的库存到了红线!
一个家族的库存资源靠近红线,来年要是出现天灾,府库里面拿不出资源支撑,会有什么后果?
“我家都这样窘迫,可以想象那些中小家族怎么样。现在大概也就郤氏和范氏好过。”楼令心想。
郤氏有“温”地。
范氏有“原”地。
两个家族每一年都能生产出比其他家族更多的粮食,府库里有足够的存粮,心自然是没有那么慌。
当然了,楼氏和荀氏不用太过于担忧。
楼氏还有郤氏能提供粮食。
荀氏也有范氏可以提供粮食。
其他家族?他们就要很难受了。
“‘平陵’和‘太原’的农业开还要加强!”楼令一直都在加强,只是再怎么重视都需要一个建设期。
到现在,其实“平陵”也成了一个粮食出产地,每年的粮食产量大概是“温”地的三成左右。
别以为“平陵”只有“温”的三成粮食出产量很少,“温”地那边建设了几年,“平陵”才开多少年。
“温”地成为粮食高产地已经近百年,每一个获得该地的家族还一再加强,并且那边的气候太适合农耕了。
“平陵”成为楼令的封地也就十六年的时间,真正展开建设其实是十四年之前的事情。
太原盆地落到楼氏统治之下的时间已经有十三年的时间,只不过当地需要从零开始进行建设,光是筑城前后就耗了四年。
到现在,楼氏对“平陵”的开已经到了极限,该建设的水利设施完成,缺少的是能够继续开垦的土地,并且土地的肥沃方面不如“温”地或“原”地。
楼氏对太原盆地的开还没有到达极限,所指的是能够作为农田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
主要是什么情况?森林覆盖太过夸张了!
到了现代有那么多机械设备,想要将一座森林变成耕田都存在一定的难度。
楼氏已经在使用铁质农具,并且有了锯子等工具,可是清理森林真的没有那么简单,需要动用的劳动力实在是太过于庞大了!
所以,楼氏只能规划目标,一年清除多少面积的森林,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清除里面的杂物,每年完成计划中的一部分。
需要知道一点,并不是每一个区域都适合农耕,要看气候以及土地肥沃度。
诸夏这一边,属于优越农耕的区域就没有几块,要么是土地不够肥沃,不然就是气候比较恶劣,最要命的是有些农耕区动辄出现水患。
要对比底蕴的话,楼氏自然是比不过那些老牌卿位家族。
只是吧?楼令花二十多年的时间追赶了上来,乃至于在很多领域上过那些老牌家族了。
楚国储君熊招秘密派人跟郤氏沟通。
郤氏先将消息告诉楼氏,随后汇报给了一国之君,最后变成一众卿大夫全数知晓。
一场新的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