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1小说阅读网>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2页)

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2页)

五十人的屯,则会和同属一曲的另一个屯,在更大范围内的战场上互相掩护。

和五人战斗小组、两个小组相互掩护一样——以五十人为战斗小组p1us,两个战斗小组p1us互相掩护。

到了五百人的队一级,就不再是这样了。

——队,作为战场上有独立行动能力的单位,往往是需要单独执行战术指令的。

而且两个‘队’的行动,不再是彼此掩护,而是各自单独完成一项战术目标。

比如一场战争中,遭遇敌方落单的一股兵马,汉家将官很大概率会第一时间下令:甲队,正面进攻!

乙队、丙队侧翼迂回!

丁队留守中军,以防不测!

关键就在这里。

——在战场上,要想对一支敌方部队完成正面冲击、两面包抄等动作,同时又保证中军有留守力量,不至于倾巢而出,至少需要四个五百人编制的队!

且这样的战斗,往往并非‘部’一级的主官:都尉,带着一部五千人去打,而恰恰是那些校尉去指挥。

部一级的都尉,也就是将军们,会在军帐里对着地图比划,然后制定某某校打这里、某某校打那里这样的大体战略。

真正亲临战争,进行前线指挥——尤其是临阵应变的,是校尉。

明白了这些,就不难理解汉家军队‘校’一级的编制,为什么明明只能有两队共千人的编制,但禁军、野战军,却都统一编为四队共两千人了。

——如果手里只有两队,那校尉在临敌时,唯二能下达的军令是:甲队为前军掩护,乙队为后军撤退,交替掩护撤军!

或者是简单直接的:甲队进攻,乙队留守。

但有了四队,指挥空间就大很多了。

可以像前文所举的例子那般,一队正面冲,两队侧面包,再留一队以备不测;

或者从前、后、左、右分别围住本方中军,摆出龟壳阵坐等对方冲杀。

至于汉家至今都还保留着‘二队为一校’的编制制度,而不是直接改为‘四队为一校’,则是由于:二者皆有可取之处。

——二队为一校,在战时临时编制当中,是够用的。

因为战士临时编制,大多数时候是要守城、守营。

一队作战,一队轮换,足矣。

而四队为一校,则更符合禁军及常备野战军的需求。

所以,二队为一校的理论规定便保留了下来,成为了郡县兵马,以及战时临时部队所采取的编制规定。

而有额外需求的禁军、常备野战军,也得到了四队为一校的编特权。

一校千人,编为一校二千人,更准确的说法其实是:二队一校,编为四队一校。

校一级的翻倍编搞清楚了;

部,即‘军’一级的混乱编,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校一级从两队编为四队,是战时需要更多独立的作战单位,来履行更多战术调度。

而部,即‘军’一级,从原则上的五校,酌情扩编为六到八校,则是兵种问题。

和前者一样:什伍之制中‘一部五校’的规定,是郡县兵,以及战时临时部队的编制组成标准。

缘由也很简单:前、后、左、右、中。

一部都尉,也就是一军,无论是在行军过程中,还是在安营扎寨后,都需要五个校尉分别成为:前军先锋,左、右侧翼,以及后军、中军。

而禁军和常备野战军,之所以要在这五校外,再多添一到三个校尉,则是为了弥补兵种缺陷。

好比飞狐八校,为别为:材官巨盾;

长弓射声;

硬弩崩山;

剑盾;

戈戟;

弓骑;

轻骑;

及遂营。

总共八部校尉,包含了轻重步兵,轻、弓骑兵,弓、弩兵,乃至工兵等各个兵种。

几乎涵盖已知世界所有兵种、如今汉室所列装的各类制式武器;

这使得拥有这八个校尉,拥有全兵种的飞狐军,可以独自应对任何兵种的敌人,且不会被敌人兵种压制。

说白了就是:作为禁军和常备野战军,独自面对敌人是常态。

真到了要紧时刻,不可能说从哪里调一支你没有的兵种,来解你的燃眉之急。

——你这支禁军、常备野战军存在的意义,本身就是解汉家的燃眉之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