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1小说阅读网>扶明录 > 第2331章 都挺惨的(第1页)

第2331章 都挺惨的(第1页)

努尔哈赤起事之前甚至起事之后到他死,东北地区最大的城池是辽阳,大明的九边重镇他是其一,即辽东镇。

明廷在这设立了辽东都司治所就在辽阳,下辖二十五卫二州,以他为中心设六卫一州,当时东北要塞修建了十八座城池,辽阳是最大的一个!

直至努尔哈赤统一了北方女真之后,在天启元年率部攻占辽阳,只花了三天三夜的功夫,当年就迁都辽阳,五年后迁都沈阳,随后沈阳取代辽阳成为最大的城池。

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两代人一点点南下蚕食大明国土,至多尔衮时大明关外仅余宁远一城。

这些国土划入清廷版图之后,那些要塞上的城池大多都保留下来了,比如辽阳,海州卫(今海城)盖州卫,但一些小兵堡什么的毁于战火后因其作用不大就没修复。

古时城池大多依山傍水,易于防守进攻,很少在平原地带筑城的,所以从沈阳去锦州的方向几乎空荡荡的,只有西边的广宁卫和东边的辽阳卫。

也因此锦州的位置就特别的重要,因为它和山海关是辽西走廊的两端大门!清廷只要破了锦州就可沿着辽西走廊一路杀到山海关,同理明军破了锦州就可从辽西走廊进入东北区域!

这就是为什么清廷从皇太极到多尔衮不厌其烦不遗余力不顾一切的要打锦州!

这也是为什么多尔衮在宁远大败之后亲自坐镇锦州,死守不退的原因,因为一旦明军破了锦州,便可长驱直入杀往沈阳,这途中一马平川,急行军最多两天骑兵便可抵达城下。

前文说了,平原建城的意义不大,无险可守人家想打就打想围就围甚至想绕着走就走,所以建座城意义不大。

但也不能啥都不建吧,就这么任由敌军大模大样跑来跑去?

自是不能!

于是便建了两个驿城!

驿城不同于内陆的驿站。

内陆的驿站大多在村镇上,当然也有的在偏僻之处,但大多如同普通大户百姓人家一样,一个简单的院子几间屋子。

但驿城则不同,因为带了个城字,所以有城墙有驻兵,就是除了有驿站的功能外他兼任军堡之效。

接待往来邮差,公务军务信差,官员,同是也负责军需储备,侦缉巡逻等等,这种驿城在内陆少见,但在边关之地却是寻常,比如后世保留最完整名气最大的鸡鸣驿就是驿城。

辽东属于九边重镇之一,自是少不了这种驿城,在沈阳和锦州之间就修有两座,说白了这两座驿城就是沈阳,辽阳,广宁的前哨。

这两座驿城原隶属宁远卫,就是后世的盘山县和台安县。

锦州东北方向依次为盘山驿,台安驿,沈阳。

两座驿城皆按照兵堡标准筑城,周长里许城高三丈余,虽无险可守但若里头驻防三五百人即便你有攻城器械没个两三千人也别想轻易拿下。

何况这边一旦开打,立刻就会惊动西边的广宁卫,东边的辽阳卫,西南的锦州卫以及不足百里外另外一个驿城,那时候兵马合围而来,你往哪里跑,跳海去吧。

那这些驿城里有三五百驻兵么?

有!

前文说过多尔衮惨败之后便挟持各旗主及兵马驻守锦州不回沈阳了,要知道他当时是要趁李自成东征想入关摘取果实得渔翁之利的,所以举全国之兵力,浩浩荡荡十万之众。

清军出征有个特点,除了正规兵马外会携带大量厮从,也就是从仆和家奴负责后勤和杂活,军队就只负责打仗,这一点和李自成的贼军相似每次攻城征战都会带大量的炮灰干杂活,而相对来说明军在这方面就有点拖后腿,军队的士兵既要负责行军打仗还要干后勤和杂务,分工不是特别明确,即便有明确分工那些干烧水做饭洗马等等杂货也是由正规军人去做。

也就是说当时多尔衮率十余万大军入关,确切说是十四万,但根据惯例,这里头都是有水分的,不管是哪个朝代谁的军队出征兵力号称和实际相差都是很大的,而且多尔衮大军里头包括后勤杂役,真正作战的部队人数当在六七万左右,余下都是杂役(当然在必要时刻这些杂役也能充当作战部队的)满打满算也就是十万人,如同当年丙子胡乱时皇太极打朝鲜也是号称十二万大军,其实根据考证,真正兵力不足四余下有三四万杂役满打满算也不足十万呢。

清廷不似明廷地大物博人口多,即便打下了蒙古人和鞑靼人甚至还有朝鲜二鬼子的俘虏,他最多也就凑合出十万真正的作战部队,(很多朝鲜二鬼子被俘后都被分给旗主当家奴又或在军中充当杂役)又何况他根本不可能全部带走不留一兵一卒看家护院。

所以可以推算出多尔衮入关的时候,他几乎带走了清廷百分八十的兵力,余下不足两成满打满算两万人撑天了,这两成其中一成驻防京都沈阳,另外一成分守各处要塞城池,其中以辽阳为最驻防兵力三千有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